綠色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也是全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重要舉措。日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9月1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力度持續加大,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也在加速釋放,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也在不斷提升。根據測算,去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大約是1.78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11.3%,遠高于同期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
環保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環保產業的營收達到1.6萬億元左右,比2017年增長18%以上,根據測算,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大約是1.78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11.3%,均遠高于同期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其中,2019年環境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大約是1.12萬億元,同比增長23.2%。 2019年列入統計的11229家企業,環保產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9864億元,同比增長13.5%,從業人員數量近70萬人。
趙英民介紹,當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快速縮小,環境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一些技術和產品可以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燃煤鍋爐、工業爐窯電除塵、布袋除塵等部分產品和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根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的調查,去年3535家重點企業的研發經費支出達到了158億元。
“包括超低排放在內的一系列綠色制造和污染治理新技術,實現了產業升級和高效治污相統一?!壁w英民說,這方面有很多的技術,比如說區域內火電廠超低排放,火電超低排放技術我們是世界領先的,目前超低排放裝機機組容量已經達到了80%,超低排放技術也正在由火電行業推廣應用到鋼鐵以及其他行業。像新能源車、柴油車治理等,都是高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在污染末端治理,更多的是在綠色制造、綠色生產、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我國環境服務模式在不斷創新,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境金融等服務業態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互聯網++”的模式、PPP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的開放模式等,在環境治理領域得到了創新和應用。
趙英民表示,針對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并將從五個方面的工作來推動環保產業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資金引導。二是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拓寬環保產業的市場。三是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財稅、價格、金融、貿易等優惠扶持政策,積極支持環保企業的發展。四是積極開展環境服務模式的創新,提升環境服務的水平。五是夯實工作基礎,推進環保產業的統計、調查、政策評估工作,及時掌握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從加大資金投入引導、拓寬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等方面積極推動環保產業發展?!鄙鷳B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在此前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生態環境部配合財政部,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523億元,各級地方政府也加大污染治理投入,環保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和落實環保產業稅收優惠、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環保產業發展;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拓展環保產業市場;積極開展環境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工業園區第三方治理、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等,提升環境服務水平。
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趙英民強調,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后一個秋冬季,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后一個秋冬季,同時還面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他介紹,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生態環境部將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藍天保衛戰的重點任務,服務“六穩”“六?!?,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抓好已經出臺的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措施的落實,鞏固已取得的空氣質量改善成效,不搞層層加碼,落實部門、地方責任,確保今年的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
2017年4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設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由生態環境部牽頭,會同科技部等部門和單位,集中優秀科研團隊,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術、居民健康防護等難題開展集中攻堅,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經過三年的努力,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團結奮戰,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其中,通過大規??茖W觀測和實驗研究,采取多技術融合方式,從污染物排放、化學轉化、氣象條件、污染傳輸等四方面,弄清了區域大氣重污染成因和來源,并且形成了廣泛的科學共識。建立了區域和城市高時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單,摸清了區域污染物排放現狀,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特征和時空變化規律,精準識別了區域“2+26”城市和重點行業的關鍵問題,形成了重點行業和城市關鍵問題識別與精準治理技術體系。
趙英民透露,綠色環保產業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也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他介紹,經過三年的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的PM2.5平均濃度從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計下降了32.7%,平均重污染天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同時,對重污染天氣應對更加精準,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完善重點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快速有效的運行模式,保障啟動區域應急聯動使各相關城市及時響應、有效應對。
“我們針對精準科學防控,也是基于攻關項目的成果之一。”趙英民介紹,通過對39個重點行業中的企業開展了精準的績效分級,根據企業的環境績效分成了A、B、C三檔,A類企業在重污染天氣的情況下可以少減排或不減排;B類就是要按照要求進行相應的減排;C類可能就要更多的減排。通過差異化管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實現了通過環境管理來推動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高質量發展,“效果非常明顯,也得到了企業的歡迎?!?/span>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要求,做好攻關項目成果宣傳應用,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人才、平臺、數據等資源,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組織開展臭氧復合污染控制科技攻關,支撐PM2.5和臭氧的協同治理,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的科學性、精準性,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推動區域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結構的調整,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從而推動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 2018 吉林省虹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備18007657號-1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經濟開發區西區(燒鍋鎮)廣建路1號
郵編:130217 郵箱:kefu@hongxinhbkj.com
官網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